Snímek obrazovky 2024-03-08 170013

Petr Vizina 專訪李昂:屠夫的終結

May 3, 2024, 2:13 p.m.

本文翻譯自捷克著名記者兼音樂家 Petr Vizina 為「作家閱讀月——台灣文學」(詳見台文館走進世界 首見台捷大規模文學交流)專訪台灣重要女性作家李昂與她的作品《殺夫》。

專訪原文請見此網站

「她以細小但堅定的步伐走向我們,我遠遠就已揮手招呼她,盡管我認出她的照片是近四十年前的。當時李昂在她的家鄉台灣成為一個轟動和醜聞。對某些人來說,她是無法忍受的女權主義者,對其他人來說,她是傑出的文學才華。

對我來說,她的小說《殺夫》至今仍然是文學和女性主義的優秀作品。我們在台北的街道上相遇,她住在那裡,在她溫柔的橢圓臉龐上掛著一抹微笑。她說昨天喝了太多香檳,所以這次訪談可能沒有什麼意義。

《殺夫》是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最初是從二十年代流傳下來的,在當時的上海發生。那時一個年輕的女子殺了她的老公,這在傳統中國思想的世界中本身就是對宇宙混亂和秩序的破壞。但這起謀殺與動機脫節,更確切地說是因為沒有動機。當時那個女人殺死她的丈夫,是因為她的情人引導她這樣做。但在這個殺害她丈夫的屠夫的案例中,找不到任何情人。

這個關於在屠宰場上精通殺豬的故事,與一種潛在的、但隱含的信念相聯繫,即他將以某種奇怪的方式為他的殘酷行為付出代價,這個屠夫以及他的周圍人,即他的家人,但同時這些人也可能幫助他減輕這種對流血事件的因果報應,即使不能阻止它,也至少能減輕。但這個屠夫是愚蠢而頑固的,他的心不可能轉變。

更重要的是,小說暗示,正是殘酷,更確切地說是性暴力,導致了屠夫最終像他親手割斷的豬一樣結束。還有至少一個其他角色在小說中因其多義性而至關重要,一個年長的女性,既是受到男性對女性暴力的受害者,又因這種被社會接受的行為模式而幫助通過陰謀和中傷來維持。

我和李昂談論了中國共產黨時期的饑荒,這一話題出現在了發行於台灣的小說中,而台灣則曾經經歷了反共和民族主義者的恐怖。或者,我們談論了丈夫的謀殺在中國文學中多年後重新出現的情節,當時作家劉震雲描述了一個狡詐的村婦的故事,她最終取代了她丈夫的位置,而這種不公平導致了被拒絕的妻子向共產主義機構發出抱怨。

李昂說,她的屠夫小說有續集,多年來她一直是一名女權主義者,同時她越來越重視宗教的作用,它防止了當今世界分裂成彼此不相關的碎片。我不禁想到,最終她是否也扮演了一個女性的角色,一開始被系統壓迫,但最終卻開始捍衛自己,但我沒有看到這樣的人。我只看到一個女性,她不久後將她的思想和寫作帶到捷克、斯洛伐克和烏克蘭的作家閱讀之旅上。我想,不是每一個謀殺,我指的是在文學上,都是令人遺憾的事件。」


作家介紹
李昂

李昂本名施淑端,其作品在台灣文學中佔有重要地位,她的小說主題廣泛,從家庭暴力到性愛道德等社會問題都有所涉及。她以寫實的手法,直白而細緻地描寫人物的心理活動,並透過作品展示時下社會的集體心理樣貌,探討其中的社會議題。施淑端的筆名「李昂」寓意著「昂首挺胸」,反映了她挑戰傳統社會價值觀的決心。她的作品被譯成多國語言並在國際間引起廣泛討論,獲得法國文化部頒發的藝術與文學勳章騎士勛位。她的寫作風格突破了既有的文學禁忌,挑戰了傳統社會價值觀,因此也常引起輿論爭議。

李昂的作品深刻地描繪了台灣社會各個時期的性別議題和父權結構下女性的命運。其中,作品《花季》以一名高中女孩的視角,探索了性與存在主義的追尋。《殺夫》則以女主角林市為中心,描述了她在家庭暴力和性奴隸經歷中所受的痛苦,最終走向殺夫的命運,暴露了父權社會下女性的悲劇。《暗夜》則以都市中四個角色的金錢與性交易關係展開,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下資產階級的墮落。《迷園》則以鹿城世家女子朱紅影的情慾糾葛,反映了台灣歷史和家族命運的象徵意義。《北港香爐人人插》通過主人公林麗姿的政治生涯,揭示了女性在父權社會下的身體與權力交換,並顛覆了男性中心的政治權力結構。《自傳の小說》則以女性革命者謝雪紅為主角,呈現她的生平與政治抗爭,探討女性與權力、政治的關係。《鴛鴦春膳》則通過飲食與政治結合的書寫,反映了飲食文化中的權力與抵抗議題。最後,《睡美男》則敘述了一位中年女性與年輕教練之間的姊弟戀,探討了熟女身體慾望的自主權。這些作品共同構成了李昂作品中的一個性別意識與父權結構下女性命運的複雜圖景。

網站瀏覽人數: 95502